導航列表

關愛二十年 溫暖一座城——寫在深圳關愛行動迎來20周年之際

2023-08-25  來源:讀特  【字號: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圳關愛行動二十周年。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節點。讓我們回到深圳關愛行動誕生的原點,以時間為經,以空間為緯,在這樣的時空坐標下,一起探尋深圳關愛行動的成長密碼,梳理一部城市的關愛史。

深圳關愛行動是深圳統籌推進兩個文明協調發展、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高貴堅持

深圳關愛行動誕生于2003年,由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主辦,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明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等21家單位承辦,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愛在深圳·情暖鵬城”為主題,以提升市民幸福感為目標,廣泛發動黨委政府、媒體、企業、社會組織、市民等五個層面的力量,策劃、組織開展一系列關愛活動,為深圳樹立起“關愛之城”的城市精神坐標。

截至目前,深圳關愛行動已舉辦3.4萬余項活動,推出2300多項優秀公益項目,吸引了千萬人次參加,“助人者最樂,行善者最美”“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關愛·感恩·回報”等理念,在無數人心中得到灌溉與滋養。

image.png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求“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堅持開展了20年的深圳關愛行動正是全民共同參與、以各種形式奉獻愛心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建立經濟特區以來,深圳實現了快速的經濟增長和城市崛起,成為一座站到世界聚光燈之下的奇跡之城。但深圳較早地就明白,一座城市之所以讓人產生歸屬感、認同感,顯然不僅僅與城市的高樓大廈、紅花綠草有關,也不僅僅與城市所能提供的職業前景、經濟收入有關,還與城市的文明品位有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堅持高標準謀劃、高規格部署、高水平推進,將文明力量融入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深圳關愛行動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

深圳關愛行動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卓越創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于治國理政的全過程,明確提出“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事實上,這些年來,深圳城市文明建設一直在為“以人民為中心”作出生動注釋,深圳關愛行動依托成熟的運作機制,凝聚社會力量,將關愛的觸角延伸到更多需要關愛的群體,進一步培育和引領著友善關愛的社會風尚。

作為一座創新之城,20年來,深圳不斷創新關愛模式,推出了“步步行善”網絡公益、募師支教、中國公益映像節等系列創新品牌活動。更重要的是,這些關愛活動鋪得廣、扎得深,像陽光一樣灑滿了每一個需要關愛的角落。

image.png

它們包括物質層面——2003年,深圳晚報社主辦關愛地中海貧血癥兒童“燃料行動”,籌集善款1200萬元,資助80多個孩子成功進行了骨髓移植手術,推動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將地中海貧血癥納入少兒醫保。2008年6月,市有關方面啟動了“尋找需要幫助的人”長效救助機制,這一項目經過升級優化,后來更名為“深圳經濟特區建設者重大疾病關愛基金”,16年資助金累計達3.5億元。

心理層面——2014年,深圳市兒童醫院·Vcare關愛空間開放。該項目以舒緩患兒和家長的心理壓力為切入點,針對不同類型患兒提供游戲治療、親子游戲、藝術課堂等互動式關愛活動,探索人文醫學關懷新模式,累計服務35.1萬個患兒家庭。

image.png

深圳“聚愛成光行動”公益項目則聯合專業心理服務機構,通過開展聚光心理小課堂、聚光快閃、聚光公益市集、聚光天使培訓等,向公眾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關愛兒童心理健康校園行活動暨“讀創杯”深圳市少兒舞臺劇大賽以舞臺劇為載體,采取“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形式,通過演繹特定劇本,為孩子們提供一種寓教于樂的團體心理輔導方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特別是,2020年,深圳市委組織部聯動整合全市心理服務資源,推出“安心行動”小程序,提供“安心微課”“安心測評”等多項服務。同時,依托成熟完備的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在全市各區設立了691個安心驛站。

文化層面——自2008年起,深圳啟動“圓夢計劃”,累計投入資金2.3億元,資助23270名職工完成本、??茖W歷教育;連續19年舉辦“來深青工文體節”,幫助來深青工群體施展文藝潛能、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文化;2009年4月,深圳音樂廳策劃推出“音樂下午茶”創新公益音樂項目,讓市民群眾以“零門檻”的方式聆聽專業演奏團體或演奏家、教育家帶來的視聽盛宴?;顒永塾嬐瞥龀?00場演出,與30余萬市民共享音樂的快樂與感動;2021年8月,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街道辦事處在華強北主街投放涂鴉公益鋼琴,免費為市民提供鋼琴集體課,讓市民近距離感受高雅藝術。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是一座關愛之城,也是一座最具互聯網氣質的城市。也因此,深圳關愛行動較早地就學會了借助網絡來傳播公益,來廣泛匯聚向上向善的力量,通過各種創意,讓互聯網和公益真正融為一體。

比如,2021年,由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美麗深圳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微信支付共同發起,環衛工人可在全市近千家門店,通過“微信支付愛心餐小程序”,掃碼支付0.01元,獲得一份愛心餐。項目還推出了“愛心餐一塊捐”,市民可在點餐時捐贈一元錢,以表達對環衛工人的關心和感謝;同一年,深圳市民政局聯合市水務集團推出“改造智能水表遠程監測”項目。智能水表創新應用物聯網、AI智能等技術,通過遠程監測用水情況,為獨居老人居家生活安全增加一重智能保障。

image.png

2022年5月,福田“食物銀行”公益慈善項目啟動。該項目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參與、社會組織運營、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方式,動員企業捐贈余量食物、臨期食物,利用智能柜機,免費捐贈給轄區居民。在食物浪費源頭做“減法”,為關愛群眾做“加法”,傳遞膳食溫暖。

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2022年底啟動的“益+小站”公益項目系列活動。項目搭建一個“線下+線上”的義賣、公益服務輸出以及公益理念倡導平臺,以線下門店為中心+多場多類型社區活動組合的形式,將愛心企業和愛心個人捐贈物資以義賣的形式進行售賣,所籌集善款用于支持和幫扶困境兒童、孤寡老人、特殊人群等弱勢群體。

image.png

也就是說,充分利用“最互聯網”的優勢,積極培養和引導互聯網公益力量,豐富網上道德實踐,推動形成線上線下踴躍參與公益事業,通過網絡的加持力,不斷放大公益的乘數效應。

接下來,深圳還將繼續開掘著力點、尋找增長點,使關愛行動覆蓋到城市的更多角落。尤其是要加強對青少年群體、對老年群體、特殊群體等的關愛,加強心理關愛,更好地建設民生幸福標桿城市。

深圳關愛行動是弘揚深圳精神和關愛理念、打造城市文明典范的生動實踐

深圳市場經濟發展相對成熟充分,市場經濟所蘊含的崇尚公平、信守契約等特質,在推動城市日益國際化、現代化的同時,也催生了一批具有現代文明理念的市民。經過這么多年的浸染與積淀,關愛已經不僅僅是一項行動,而漸漸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城市文明、深圳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

沒錯,文明是城市繁榮的底色,展現城市魅力;文明也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助推城市進步。而城市文明最終的落腳點與著力點,是人的文明。

如果說綠化是城市的外衣,建筑是城市的脊梁,環境是城市的容顏,文化及市民素質則是城市的靈魂。城市的進步最終取決于個人的進步,可以說,市民的氣質就是城市的氣質,市民的品格就是城市的品格。

深圳是我國內地志愿服務的發源地,甚至可以說,一部城市發展史也是一部志愿服務發展史。從1989年的19名電話接線員義工,到如今超過百萬名注冊義工;從成立內地第一個義工法人組織即深圳市義工聯,誕生國內第一部義工服務條例,到提出建設“志愿者之城”……城市的關愛精神、志愿精神在不斷發酵與沉淀。尤其是,深圳關愛行動20年,也是深圳人愛心蓬勃生長的20年。

image.png

數字就是力量。截至目前,深圳注冊志愿者已達351萬,平均每5個深圳市民里就有一個志愿者;深圳無償獻血人數已達534萬人次,累計獻出的1068噸血液;均居全國城市前列;深圳也是全國器官捐獻人數最多的城市,市紅十字會累計接受8.4萬份器官及遺體捐獻登記,實現多器官捐獻683例,眼角膜捐獻1373例,遺體捐獻689例。

深圳關愛行動從初期重在開展具體愛心活動,中期重在開展開發品牌項目,逐步發展至把主要精力放在搭建平臺整合資源上。通過參與舉辦“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有力促進了公益慈善領域的信息對接、項目對接和群體對接,九屆慈展會累計吸引了10663家機構參展,對接項目2620個,對接金額逾701億元,舉辦各類公益慈善活動1600余場,培育了一大批典范慈善組織、項目和公益人才。

image.png

深圳是改革之城,天生攜帶改革開放的基因與胎記;是高科技之城,無數項科技創新為她注入了勃勃活力;她是公園之城、生態之城,一年四季花紅草綠……但最令人感到溫暖妥帖的,恐怕還是這樣的定義——她是一座有人文體溫的關愛之城。關愛,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內核,是深圳最鮮明的人文標識。

深圳關愛行動是涵養城市人文精神、樹立“關愛之城”城市形象的閃亮品牌

深圳作為“關愛之城”的城市形象,最終體現在一項項創新關愛活動中、一個個典型愛心人物身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年來,深圳關愛行動通過評選表彰“十佳愛心人物”“十佳愛心家庭”“十佳愛心企業”“十佳愛心社區”等方式,樹立了一大批愛心市民和道德楷模,在全社會營造了學楷模,獻愛心的濃厚氛圍。如愛心大使叢飛、支教10年的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孫影、20多年如一日照顧英雄兒子的至美雙親陳如豪吳清琴夫婦、引領殘障者逐夢飛翔的“雨燕”張瑩瑩、精心照顧家中三位老人的當代孝媳李傳梅、扎根云南搶救性挖掘彝族文化的藝術大使李亞威、誠實守信熱心公益的“追夢人”黃勤立、以藝術謳歌生命的抗癌勇士郭麗英……每個典型都是一張城市名片,成為深圳的光榮和驕傲。

2013年,由深圳市關愛行動組委會辦公室聯合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組委會共同發起中國公益映像節。這是中國首個國家級公益影像盛會,10年匯聚近5000部海內外公益影像作品,用影像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image.png

2022年,深圳創新開展“關愛大巴文明巡禮活動”。該活動以“丈量關愛的腳步,感知文明的力量”為主題,將一輛電動大巴改裝成關愛主題移動直播間和展廳,訪談愛心典型、打卡文明地標,讓市民朋友沉浸式領略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和關愛之城創建成效。

image.png

這樣的典型人物與關愛活動是愛心的放大器,將促使更多人加入關愛的行列。每位市民都是城市文明的參與者、創造者和享受者。關愛行動所催生、激發的文明合力,將不斷鍛造、升華城市的人文品格與精神氣質。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通過深圳關愛行動是涵養城市人文精神、擦亮“關愛之城”品牌,是實現這樣的愿景的必由之路。深圳,也正在努力打造關愛的先行示范區。

深圳關愛行動是“感恩改革開放、回報全國人民”的自覺擔當

深圳是一座誕生于改革開放、由全國人民建設起來的城市,感恩與回報,一直是深圳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深圳關愛行動的重要內核。以“募師支教”行動為例,從2006年起至今已招募了1500余名支教志愿者,遍及湘、貴、川、贛等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00多所鄉村學校,孫影等人用行動詮釋了深圳人感恩改革開放,回報全國人民的真情大義。

image.png

不只是“募師支教”,不只是深圳關愛行動。深圳自覺服務于全國決戰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局,把對口幫扶作為重中之重。攤開中國地圖,深圳對口幫扶涉及的地區呈放射狀,從帕米爾高原到雪域藏南,從云貴高原到巴山蜀水,從革命老區到祖國邊陲……深圳先后與全國17?。ㄗ灾螀^、直轄市)100余個縣(市、區)開展幫扶與合作。聚眾力、匯眾智、集眾志,全民參與的扶貧大格局,正在成為深圳這座“愛心之城”最亮麗的風景線。

image.png

2018年5月,深圳市和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開展支援合作,積極助力尋烏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推動優質農特產品進入大灣區市場。近5年來,深圳市先后投入各類幫扶資金3.86億元,幫扶尋烏縣實施產業、基礎設施、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重大項目80余個。

新一輪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深圳作為19個援疆省市中唯一的計劃單列市,對口支援喀什地區的喀什市和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十余年來,深圳充分發揮在經濟、貿易、技術、創新、人才、開放等方面的優勢,以“深圳所能”服務“喀什所需”,先后派出援疆干部人才1629人次,累計投入援疆資金126.56億元,實施各類援疆項目894個,帶動各類企業投資310多億元。

另一方面,2016年9月至今,深圳對口協作廣西南寧、桂林、百色、河池4市22縣(2021年新增結對南寧、桂林)。深圳發揮資源、資金和人才等優勢,在產業、勞務、消費、教育、文化旅游、社會等領域加強合作對接,為廣西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幫扶過程中,深圳還培育了一批特色社會幫扶品牌和共贏項目,使幫扶地區從接受“輸血”變為“自我造血”。2020年8月,深圳海吉星消費扶貧中心被原國務院扶貧辦評為“全國消費扶貧示范單位”。2021年以來,深圳市連續兩年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評選為“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典型優秀案例單位”。2022年11月,《廣東省深圳市打造“圳品”品牌,助力消費協作提檔升級》入選國家鄉村振興局評選的社會幫扶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典型案例。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全市累計采購消費幫扶產品408億元;打造“圳品”評價體系,評定對口地區“圳品”229個。

現在,深圳關愛行動站在了20周年這樣一個重要的節點之上。

20歲的深圳關愛行動,風華正茂,熠熠生輝;43歲的深圳經濟特區芳華燦爛,英姿勃發。20年來,深圳關愛行動一直與改革開放同頻,與創新發展共振。43年來,愛心與城市文明如春風化雨,持續浸潤這塊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土地。

在這樣一個新的起點之上,深圳以及深圳關愛行動還將一次次向世界證明,這里不僅擁有物質上的豐富,還有著精神上的豐饒,這座青春都市所筑造的不僅是高樓大廈,還創造著一種高尚的城市文明和人文精神!


(原標題《關愛二十年 溫暖一座城——寫在深圳關愛行動迎來20周年之際》)

(作者: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李躍)


編輯:楊敏華

丁香五月婷_五月天丁香婷婷_激情五月网_婷婷色五月另类综合视频